客戶至上 誠信經營
Product category
通訊與信息化成就今日自動化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黃金時代,各個自動化領域市場都有了爆發性的增長。作為自動化領域的老牌專家和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可以說張天貴見證了中國自動化尤其是儀表市場的發展,更對過去十年自動化和儀表在技術和市場上的一些重大發展和未來的主要趨勢有深刻的了解。他認為,在自動化領域的控制層,過去PLC更著重邏輯控制,DCS更著重于PID控制,但是在十年的發展過程當中這兩個控制系統無論硬件還是軟件功能的發展,都已經趨向統一,很難區別今天的PLC和DCS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而在控制系統領域中,硬件方面zui大的進步當數CPU:CPU過去的十年每年都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帶動了一些硬件上的技術進步。芯片的高度集成,使得儀表、控制器的功能更加強大、體積也逐漸減小。軟件應用方面,無論儀器儀表還是控制系統,都有一些功能性的,或人性化的一些進步,這主要是通訊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而帶來的。也就是說,在過去這十年當中無論是控制系統還是現場儀表,在信息處理方面的進步是zui顯著的:傳統上的儀表只能做簡單的本地檢測、測量或控制;現在在執行這些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信息的傳遞功能,使信息*透明。另外一個zui顯著的進步,是在開放性方面:十年以前無論不同公司的控制產品,還是不同廠家的儀器儀表,相對都比較封閉,相互之間不能傳遞和交流信息;到十年后的今天,控制系統方面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點,特別是引入OPC等概念之后,所有的控制系統之間已可以達到即插即用,相互之間信息可以無限制的傳輸交流。儀器儀表也如此,過去某家公司的儀表只能和它自己的控制系統相連接,今天所有的儀表已經*可以通用。此外,在通訊和總線方面,十年前人們對通訊和總線的概念只有一些初步的了解,真正的應用非常少,而現在市場上的客戶基本都接受了總線化的趨勢,更多企業愿意利用通訊技術來使現場儀器儀表高度集成。
無線與服務化改變自動化未來
談到自動化儀表與傳感器未來的趨勢,張天貴認為基本上有三個主要的方向:*點就是無線通訊,它代表著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第二個是小型化,小型化不僅體現了自動化發展的趨勢,也是節能、環保的要求。因為材料用的越少越節能,在資源日益枯竭的大環境下,儀表產品必須向這個方向發展。納米等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小型化成為一種可能。未來信息化還是重要的一 個方面,無論對傳感器還是控制系統。市場上現在一直在熱炒物聯網,傳感器里面的無線識別系統RFID,就是物聯網的一個基礎,而物聯網的本質就是信息化。另一個新的趨勢在于客戶化服務。自動化領域過去忽略了一些專業化的服務和服務體系,現在所有的傳感器、控制系統,都帶有一定的遠程診斷和維護功能,會使得整個系統形成一個服務網絡,為服務體系的建立奠定了一些基礎。傳統上工廠只能在停車的時候去維修這些設備和系統,現在可以在線進行診斷和維護。
標準化與品牌意識的差距
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部高增長的一串串數字,相信讓那些有志于成為工控領域管理精英的后來者更急于分享張天貴在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建議。
盡管每一個都有他自己的管理理念,但張天貴認為:團隊建設是zui重要的。團隊建設包括培養和引導基層管理人員,形成多個有競爭力的小團隊。而當一個部門發展到數百人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系統化來管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 自于人,要根據服務的行業、產品以及應用和解決方案來做細分,有計劃、有策略的訓練和培養員工,使他們真正意義上能夠提供服務整個市場的能力。”第二點在于了解市場、預 知未來。“要緊跟中國的產業政策、經濟形勢以及經濟列車發展的慣性,篩選出重點關注的市場,優化資源配置,謹慎前進。同時要深入了解自己產品、系統和服務的整體競爭力,知己知彼、揚長避短,有的放矢的去把產品定向投入到核心市場。”客觀的預測和設定目標后,需要有計劃的實施。“很多人都能形成戰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實施。執行力是真正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因素。”
中國的自動化企業發展非常迅速。過去自動化領域中幾乎沒什么主要的本土供應商,這十年中已有幾家脫穎而出。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國內企業仍與主流自動化廠商存在技術、市場、管理等多方面的差距。張天貴認為本土工控企業要發展和超越,管理上要有一個認知的變化。“你會發現國內的一些公司雖然做的很大了,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沒有一些成型的標準,包括它的品牌標識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色差,尺寸大小也有不同。同樣產品也是這樣,我們發現了國內很多甚至的工控制造商,同一批產品標識的位置可能在不同的地方,這在質量管理方面就會造成一定的問題。其本質是對標準化的認識不夠。”大部分西方企業的運營模式是標準化,但是目前國內的公司只做到了標準。標準和標準化的差別在于:“標準化”一定是系統化的,強調整個系統的每一部分都符合標準而且能成為一個有機的系統化的整體。但是“標準”是在一個過程當中,可以是很多局部的標準符合,甚至可能不考慮某個局部標準是否*符合整個系統的標準化,也可能為了追求利潤而去改變或替換某種原材料。“這種‘標準’在運行當中相對比較靈活,也可以是*客戶導向的量身定做,以客戶的標準為標準,但它并不是符合標準的、可持續、具有長遠意識的行為原則。”
另一個重要的現象是本土公司在品牌宣傳上認識不夠。“一個公司真正運營到zui后靠的就是品牌度。一個品牌的市場宣傳對于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品牌發展的本身跟標準化也有關系。”正如西門子普遍被認可為一個偉大的公司,品牌宣傳對于西門子,除了市場價值之外,相信從另一個方面也讓西門子的員工認同自己的價值,主動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西門子各個業務部門的每個員工,當他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候,包括研發一個新產品、進行某項合作,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這個行為對西門子這個品牌有沒有負面影響。這也是品牌的榮譽感對我們自身的一個監督、督促的作用。”